114小说网

114小说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这才是封建!(第3页)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这才是封建!(第3页)

黎牙实这个陛下面前的红人,甚至连个官都不是,就是四夷馆的通事,算是个吏员。

这其实不奇怪,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越是革故鼎新,向改革侧走得越远,那么保守力量,也会越极端,防止极端的改革派,把江山社稷给毁了。

两派人越来越极端,最终矛盾无法调节,斗争和冲突会越演越烈。

朱翊钧睁开了眼,开始上磨。

在皇帝忙着处理奏疏的时候,大明这架庞大的官僚机器也在转动,只不过这次转动,是在六府推行一条鞭法,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如此清晰明确的圣旨,写的再清楚不过了,以万历九年人口普查为底账,不增不减,将所有的劳役,摊派到田亩之间,用役给银。”

“税分田赋商税,按制减免田赋,按修订好的《大明会典·商税》征收商税,做好六册一帐,年终审计。”

“这么简单的政策,这些州县令长,到底在问什么?”张学颜看着面前数十本公文,这是圣旨抵达后,各县给的回执。

这些回执里,问的五花八门,一说就是给点时间,甚至连考成法的限到时间,都要跟大司徒、少司徒商量。

侯于赵看着那些公文,摇头说道:“拖字诀,各州县显然打算能拖一时拖一时。”

“拖什么?拖下去,就不用办了吗?考成法限定时间内不做,人人吃下下评,升转无望不提,不被褫夺官身都是好的!”张学颜怒气冲冲的说道。

侯于赵眉头紧蹙的说道:“人人都是下下评,其实等于人人都是上上评,法不责众,真的人人拖着不办,朝廷还能把他们都换了不成?”

“他们拖,就是看看事情还有没有变化,拖,看看别人是否会执行,拖,看看别人执行的结果,省的闹出乱子,总之,拖一拖是地方州县官员的普遍做法,人人都拖一拖,这僵化就出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僵在这里,不是办法。”

张学颜想到了一个懒办法,请陛下出手。

当然请陛下出手的结果,是政令一定可以推行下去,但陛下会怎么出手,就很难控制了,这事儿是陛下提出的,陛下动手也合理。

一旦失控,陛下一定让北兵驻扎各府,京营可是有派出机制的,一旦京营派出,不死一大批乡贤缙绅、势要豪右,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京营这些年憋着一股劲儿,领了陛下那么多俸禄,不做点什么,无法证明京营存在的价值。

“大司徒!利剑出鞘,岂有不沾血的道理?”侯于赵看着张学颜的神情,面色巨变,猛的站了起来。

他猜到了张学颜的想法,张学颜的年纪有点大了,做事不是越来越保守,反而是越来越激进,总是想着掀桌子,而不是想着在制度的框架内,把事情办好。

在执行还田和巩固还田的时候,侯于赵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穷民苦力是陛下的子民,乡贤缙绅势要豪右就不是了吗?

诚然过去乡贤缙绅逃税、兼并,导致局势败坏,但逃税、兼并这些事儿,也不能都怪到他们头上。

弘治年间,是大明兼并最疯狂的年代,孝宗皇帝被人忽悠瘸了,种种政策利好兼并,有了这种导向,乡贤缙绅势要豪右自然会闻风而动。

张学颜沉默了片刻说道:“我自然知道,但类似的事情多了,最后还是要请京营北兵镇守各地。”

有的时候,也不是张学颜极端了,是他发现很多次的政令推行,折腾来折腾去,最后都得请京营出马,索性省去中间的步骤,直接京营派出。

快刀斩乱麻,把这些事儿都处理干净。

“大司徒…”侯于赵沉默了下说道:“我们也要体谅地方官员的难处,他们也想升转,他们也想完成朝廷的命令,他们现在之所以想拖延,自然是有自己的顾虑,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帮助,而不是把他们推到对立面去。”

“我这个人做事,向来是立场先行,固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么些年,我觉得我这么做,没有出过什么纰漏。”

“咱们事事都去求陛下帮忙,不显得咱们户部的人,只吃俸禄不干活,都是群酒囊饭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