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小说网

114小说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历维新的一切,都是田里长出来的(第4页)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历维新的一切,都是田里长出来的(第4页)

“你也不必怀恨在心,该是你的,也不会是高启愚的。”张居正看着申时行的脸色,笑着说道:“首辅是你的,谁也拿不走。”

“这…”申时行略微有些汗颜,不再多说。

这对高启愚非常的不公平,高启愚赢再多次,他也成不了首辅,甚至入不了内阁,这不是他三甲同进士出身导致的,是他当初犯的错误导致的。

就像是王崇古赢再多次,也拿张居正没有任何办法一样,朝堂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哪有那么多公平可言。

高启愚一个张门叛徒,陛下要维系新政的持续,就不会让高启愚再进一步了,哪怕他现在可以在西书房行走,戏称西书房大学士,但依旧只是戏称,名不正则言不顺。

朱翊钧作为皇帝本人,不喜欢顺天府,因为他九月份回来,顺天府的霾灾已经开始了,这种感觉很难受,就跟一头扎进了泥里一样。

他回到京师不得不戴上了棉纺口罩,来应对这种不适感。

九月初九日,京师下了一场秋雨,才算是把霾灾横扫一空,连天地都变得通透了许多。

随着各地奏疏抵达京师,证明了皇帝一意孤行的减田赋是对的,因为夏天大旱,秋天果然来了暴雨,九月绥远就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连今年第三次的羊毛都来不及剃,就迎来了入冬。

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四川、甘肃等地的奏疏表明,今年这场秋雨大的离奇。

陕西金州的降水在短短两天内就超过了十二寸,一年的雨这两天就下完了,而爆发的洪水冲毁了金州城,不得不迁徙到了赵台山下。

在万历十三年的秋汛中,金州就已经被特大洪水给冲毁了半边城,也是从那个时候,汉中府开始在赵台山下建了新城,名叫兴安所,这几年一直在不停的迁民到新城,这次洪水把旧金州彻底冲毁了。

这就是秋汛的危害,秋天万物凋零,洪水携带大量泥沙,临近河边的城池,就会面临这样的危险。

陕西地面一直认为,将金州名字废弃,将金州改为兴安州,取意兴民安泰之意。

这次大规模秋汛,最涉及到了六省、十一个府七十六个县,共计有三百八十四万亩田受灾,户部紧急拨付了各地府衙一百五十万银,用于各地赈灾。

朱翊钧下旨免除受灾之地的田赋三年,以休养生息,并且另外严厉下了一份旨意,不得欺瞒。

在万历初年,各地衙门都喜欢用灾秧来应对朝廷的催税,每年都有大量无法完税,被灾蠲了,就是因为受灾减免田赋。

自从考成法之后,因为报灾需要应对朝廷的审查,有灾不报开始出现。

典型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朝廷管的稍微严格点,就会变得僵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皇帝严旨下令各地方,其实是给地方松口气,地方财政实在是困难,只要不是太过分,这类的灾蠲朝廷都可以看情况允许。

朝廷对田赋的征收,是为了让权力对来源负责,如果直接全部减免,等于朝廷彻底放弃了农户。

朱翊钧略微有些疲惫,揉了揉眉心,看着窗外淅沥沥下着的秋雨,情况要比他想的好多了。

天灾人祸,这四个字通常是联用,其实大明人不太害怕天灾,百姓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之久,留下了足够的经验来应对各种灾荒,最怕天灾之下的人祸,因为避无可避。

好在只是大规模的秋汛天灾,没有出现成规模的人祸。

朱翊钧在松江府驻跸办事的时候,朝廷查处了一大批的劣绅。

违反天变承诺,戏耍皇帝,就会被视为劣绅,被各地衙门直接拿问,轻则被询问,勒令退还,重则下狱坐罪。

对于百官而言,戏耍皇帝的罪名可能更重一点,毕竟各地官僚都把乡绅们签字画押的天变承诺书,当做是万寿圣节的贺岁礼,呈送到了御前。

乡贤缙绅戏耍皇帝,等同于地方官吏戏耍了皇帝,被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御史言官知道,就是一本本的奏疏弹劾,地方官吏可不是京堂大臣,根本顶不住这样的攻讦。

天变承诺,是张居正当初推动恩情叙事的时候搞出来的,时值天变被朝廷察觉,张居正趁机要求各地方官员准备了这么一份贺礼。

这一份贺礼,成为了遏制人祸的重要手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