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出自二品侯,琅琊李氏唯一男丁,谁敢笑话他自不量力?
贾来喜睁开双眸,自言自语一句,“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桃歌性子偏柔,办起事来却从不拖泥带水,兴致勃勃说道:“小葵,帮我在琅琊城内画出一间书院,越大越好!”
师小葵参与了琅琊城画图草拟,对于城内布置了然于胸,用树枝在黄土中描描画画,很快勾勒出一座城池轮廓,深思熟虑之后,在东北角圈出一块空地,“侯爷,校场后面能腾出一片地方,大概五六十亩。”
李桃歌揉着下巴,皱眉道:“太小了,光是马场和客房都不够,怎能汇聚天下英才,再给我五十亩。”
贾来喜阴阳怪气道:“少爷,一个学子都没有呢,盖那么大,不怕长满荒草?你先把书院盖起来,先生请进来,等学生多了,实在挤的住不下了,再扩五十亩也不迟。”
听人劝,吃饱饭,李桃歌听贾大哥说的在理,挠头哈哈笑道:“我这不是怕学子来了,觉得咱们琅琊寒酸么,好,就依贾大哥的,先盖起来,真要是挤的十人睡一张大炕,搬到城外也行。”
对于少主的刹那间的异想天开,众人笑而不语。
大宁有八家书院,全是靠富家子弟捐募支撑,按照他的想法,把穷苦百姓都弄进来,先生和学子上万人,吃喝拉撒谁掏钱?仅是纸笔开销,就堪比城里百姓口粮,办不了两年,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李家是第一世家,又不是第一富商,如此挥霍无度,家底很快就得折腾干净。
少爷心思,谁敢违逆?
一念起,敢带着两位藩王去东花行刺,杀入万军丛中,与上四境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天下间,有啥他不敢干的?于是大家闭口不言,任由他在那瞎琢磨。
少爷的壮志凌云,要么要命,要么要钱,如今捡了半条命回来,终于对天下英雄有所畏惧,开始对钱财入手。
李桃歌意气风发道:“老吴,你是百事通,为人八面玲珑,去当书院总管,贾大哥,你去教学子修行,小葵,你去当舆图先生。”
老吴好奇问道:“谁来当书院山长?”
八大书院都在山中,于是统领院里一切事务的,尊为山长。
贾来喜微笑道:“谁出钱,谁是山长,少爷掏的腰包,当然由他来。”
“我这半吊子,自己都没学全,怎敢误人子弟,必须由德才兼备的名家来出任。”
李桃歌极力推脱,冥思苦想之后,桃花眸子放出贼光,“咱们大宁最有威望的名臣,就数萧爷爷了,他老人家是吏部尚书,绰号朱紫袍匠,桃李满天下,朝中有一半官员是他的门生故吏,反正建书院至少要一年半载,萧爷爷那时候也该致仕了,由他来出任山长,再也合适不过。”
贾来喜听的嘴角直抽搐,“他老人家都八十了,上朝都要有人搀扶,殚精竭虑一辈子,还要跑到琅琊受累,你这干孙子,可真够孙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