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殿下,你来得这么晚,是在宫里忙活什么呢?”
“批奏疏啊。”
提到这事,朱雄英脸上纯真的笑容,掺了些许的苦涩。
“爷爷他见我写字越写越好,就让我做初筛,我批完了再让爹爹复批,所以爹爹能提前来找你们玩,回去再花半个时辰就完活了,初筛的工作量可大了。”
朱雄英已经在想着,拉汤醴入伙,制定一套合乎规矩的流程,在不懒政的基础上,把每日批阅奏疏的工作量,再次降低。
不过。
光靠流程还不行。
还得等到明年,每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考出能用的人才来。
只要重用能官干吏,没有混水摸鱼的庸官,这样一来,连请安闲扯的奏疏都能再减少一半。
相反,要是都是庸官奸臣,不光上奏的都是没用的屁事,还有表功的废话,地方各级事务落实不到位,把他们祖孙三代累死,大明也没有什么好的未来。
常升在皇太孙的脸上,看到了昔日姐夫为批阅奏疏而头疼的相似表情。
不同的是。
皇太孙可能是因为年幼,只是苦笑了片刻,便重新绽放起了笑容。
“二舅舅,我饿了,快进去吃火锅吧,你再给我讲讲,你这一路上见过的国家和百姓有哪些。”
朱雄英要根据这些实际的情报,而不是一些伪造的历史与人文,回头和爷爷、爹爹他们制定一个大开发的计划。
首先,就要了解这一路上的战争区域,再研究一下,是走陆路还是开通海上航道,哪一个最节省时间和人力,能把来往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呢,眼下还是先吃火锅更重要!
朱雄英迈着小腿进入客厅,刚进来,表弟就朝他伸手要抱抱。
蓝氏见状,笑得合不拢嘴。
“每次小殿下来,增儿都要让小殿下抱他。”
“表弟这是喜欢我呢。”
朱雄英天生力气大,又抱了很多次小朋友,便顺手把常增抱在怀里。
看着乖巧的表弟,再对比自己那个活泼过头的亲弟,朱雄英表示,当弟弟的,果然还是要乖一些更讨喜。
回去他就加强训练,等朱允煊长大些,先把这小子治服了,免得长大了,哪天来他来一记兔子蹬鹰。
“哥!”
就在朱雄英抱着常增玩的时候,朱攸宁急吼吼地喊出一个无比清晰的字眼,让全场的人都为之一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