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无情?
对于佛门来说,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重要。
佛门弟子参禅修心,感悟佛理。
他们慈悲为怀,度化世人,这是一种博爱。
那博爱算是有情还是无情呢?
这种爱,爱的不是一个人,爱的是世人,是生灵,是凡有生命的活物。
在佛的眼中,众生平等。
可芸芸众生,并不需要平等。
人人都想出人头地。
而出人头地的含义,往往便是比别人强大,能够享受更多的资源,能够拥有更多的便利,能够拥有……一言而定他人之生死的权力。
若众生平等,谁来成为人上人?
国师之所以是国师,是因为国师的理想,太过伟大。
可也因此。
国师就只是国师,有虚名而无实权。
静玄的理想,便是继承国师的衣钵,继承国师的理想,将安国寺发扬光大,让佛光洒遍人间。
可对于楚千帆来说。
佛不是他的路。
他并非没有了解过。
楚国境内的密花宗,同样出自佛门一脉。
数千年以前,一位佛门高僧来到北境传道,当时执掌北境的国家还不是楚国。
但所谓佛的道理,也在北境那片土地上,传播了数千年。
楚千帆了解过密花宗,也想过出家。
可他在了解密花宗后,便不再踏入任何一家佛门寺庙。
因为他有放不下的尘心,他有忘不掉的情缘。
他连自己都度化不了,如何度化他人?
爱和恨,都是促使他不断前行的力量。
尽管是……
爱的人不在,恨的人已死。
但记忆不会消失。
与其劝自己放下,不如担起这份沉重,继续往前。
任何阻拦前行的存在,都是他的道敌,也是他的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