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琼面露羞惭:“微臣无能……”
高楷摇头:“世事难料,岂能尽如人意,不必为此自责!”
“是!”
封长卿拧眉:“袁文通竟如此警觉?”
杨烨沉声道:“不一定是他,或许,是那黄州刺史心生警惕。”
张建兆喝道:“大王,我军人多势众,远超城中守卒,何必用什么计策。”
“只需尽起兵马,要不了几日,此城必破。”
高楷微微点头:“北门、东门,都派兵攻打一番,看看有什么破绽。”
“遵令!”
杨烨倏然一笑:“袁文通妄图以小城寡民,和我军抗衡,实乃异想天开。”
“微臣预料,他必派人向邻近诸州求援。”
高楷眸光一闪:“黄州毗邻,有哪些州?”
唐检忙道:“北有光州,西有安州、沔州,东有蕲州。”
封长卿笑道:“大王,北面、西面援兵若来,必然经过龟背山与木兰山。”
“不如围点打援,把三州兵马一一吃掉。”
高楷思忖片刻,摇头道:“与其和他们兜圈子,倒不如毕其功于一役。”
“传我令,鸣金收兵,到城南扎营。”
张建兆大惑不解:“大王这是何意?”
退往城南,岂非任由三州援兵前来,让袁文通得意?
杨烨咂摸片刻,不确定道:“大王打算,欲擒故纵?”
高楷笑了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先让袁文通得意一阵,又有何妨。”
“是……”
北门城楼,袁文通见秦军退却,不禁大笑:“稍微受挫,便偃旗息鼓,难成大事!”
文志及沉声道:“秦军只是一时退去,必然卷土重来,不可松懈。”
袁文通目光赞赏,此人才能,远超田令兹,却默默无闻。
若非这一战,只能埋没于乡野,岂非一大憾事。
待来日,必要向父皇举荐,委以重任。
“依文刺史高见,高楷忽然退兵,意欲何为?”
文志及思忖片刻,惭愧道:“下官绞尽脑汁,却一无所得。”
“不过,只要三州援兵赶来,拒城坚守,高楷纵有十万雄师,下官也有信心守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