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什么官让臣子自己选,在大明还是头一遭,郑芝龙一下子不大适应。
或许,这就是人们传说的当今天子礼贤下士吧。
“对了,朕听说你家长子,尚处总角之年?”
“回陛下,正是,犬子郑森今岁十一!”
皇帝话题转换得真快,郑芝龙一阵发懵。
“如此比太子大五岁,太子年幼,需要人。。。。。。”
崇祯喃喃自语。
郑芝龙震惊了,当听到太子二字,他瞬间明白了什么。
内心变得激动起来,忙低下头掩饰自己那份欣喜。
“你家长子会武功吗?”
“回陛下,犬子酷爱读书,也在每日练武!”
自家小子聪明伶俐,就是他郑某人的骄傲,一提到儿子就喜欢得紧。
天子意思很明显,就差没报出文武双全了。
“甚好,朕看届时就随朕一道去京师,明年太子出阁,让他陪太子读书吧!”
“臣多谢陛下恩典!”
郑芝龙露出喜色,赶紧又给天子磕几个头。
崇祯也没喊他平身,仿佛在沉思。
“不妥。。。。。。不妥。。。。。。”
见天子又自言自语,郑芝龙慌了,难道希望化成了泡影?
怎么回事啊?心头变得不安,一旁郑家人也大气不敢出。
“噢,爱卿勿忧。”
崇祯是在犹豫,给郑森赐姓是历史上朱聿键干的事,后来也成了货真价实的民族英雄,他在想自己要不要这样。
不管了,郑森是可造之才,就再给他加一道光环吧。
“朕是说到东宫还还不够,朕应该亲赐他一个名字!”
啊!郑芝龙闻言神色惶恐,比先前还要震惊。
陪太子读书代表着与国同休,前途不可限量。
皇帝竟然还要赐名,他郑家最少两代人不可能衰落了,如此大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