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缓了缓,崇祯又道:
“朕看就叫作成功,赐国姓,你家公子名曰朱成功!”
“多谢陛下恩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芝龙神情激动,接连三拜,表达着深深的敬意。
赐名都是另外一回事,关键姓朱就大为不同,老郑家祖坟冒青烟了。
如此,郑家将与老朱家同呼吸共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臣等多谢陛下恩典!”
郑鸿逵、施大宣、甘辉全都起身跪地。
郑家家将只知晓侄子被赐了国姓,代表着无限荣光。
但对于读过书的郑芝龙尤其郑鸿逵来说,这里面还有着另一层涵义。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这句话可不简单,说的是大禹治水完成后用玄圭祭告天地,耗费大半生伟业终于完成。
有对努力与德行的肯定,用作名字期许孩子未来能脚踏实地,马到成功。
皇帝对郑森对郑家期望值很高,这小子有福了。
“朱成功既已赐姓朱,便与太子为同姓兄弟,卿等一定勉励予他,定要为太子保驾护航!”
“臣等遵旨!”
“都起来吧!”
“谢陛下!”
望着他们的亢奋样,崇祯知道,郑家已经被彻底收复了。
不管今后在商业利益分配还是整编军队之时,哪怕过分一点也无所谓。
而郑芝龙呢,他打心底真正佩服起了皇帝。
老四说得太对了,大势所趋之下郑家无法避免,土皇帝不可能再当得成。
天子收买人心的做法,让他心服口服,心甘情愿接受皇帝一切“盘剥”。
郑森将来会不会当王爷呢?郑芝龙一度遐想连篇。
回去后一定在族谱上加一段话:
“崇祯八年腊月二十三,帝大悦,赐名郑森朱成功!”
一直到天色擦黑。
甲板召对结束,崇祯扔下一句话。
明日申时于安平港犒劳全军,欢度万寿圣节!
。。。。。。
“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