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笑了,这不就是后世总结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吗。
程朱理学提及到了务实,但更多方面是在误导后人,大明读书人趋之若鹜深受其害,这便是他批判程朱的根本原因。
王夫之说得太对了,若唯心大于唯物,那不就成了三哥那类奇葩吗?
三哥家的种姓制,还有那些苦行僧,让人无法恭维,那便是先唯心,再唯物生出的怪胎。
王夫之还提出,他想做个教谕,积极推动天子推出的新学。
或者当个管理商业的户官,在天子新思路下,把重农抑商彻底变成农商并举。
同时他还抛出一个理念,商业必须繁荣,但需处于朝廷管控之下,允许出现革新受益者,但绝不可出现垄断某个行业的巨商。
崇祯倒吸一口凉气,这一点还真提醒了他。
想想后世那些西方资本,都到了控制候选人与国策的地步,他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小半个时辰后,崇祯放下试卷,心中已有了答案。
在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三人的名字上,分别画了几个圈圈。
“诸位爱卿!”
十余臣子全部站了起来。
“朕意一甲为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陛下。。。。。。”
文震孟拱手,似乎欲言又止。
崇祯当然明白他想说什么,笑道:
“先生但说无妨!”
“陛下,恕臣愚钝,臣以为陈贞慧、冯班、归庄三人文章更甚,不知陛下作此御断,乃何种缘由?”
天子虽喜欢独断专行,但在大事方面,一般都会作出解释。
“爱卿所问极好,顾炎武两篇文章皆优,当为状元,王夫之一则文章突出,另一文略逊于顾炎武,则为榜眼。
黄宗羲一文与顾炎武齐平,然另一篇逊于王夫之,故屈居探花郎!
三人文章均比另外十七人更为豪迈,若以平常眼光而论,略显狂妄自大。
然朕以为,数千年前百家争鸣,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打破成规,方为后世缔造出万物文明。
三人见地独特,又有展望之眼见,一甲实至名归!”
“臣已解惑,臣多谢陛下点拨!”
“都坐吧!”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