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五年夏末,东瀛群岛新雨初霁。
东都越王府的庭院里,桂树飘香。
正午阳光穿过檐下竹影,一如徐闻此刻心头的光明,清淡、宁静,又透着收尾前的从容。
自从去年他率舟师渡海征东,一战定国,废日本国号,改设东瀛行省。
半年之间,兵不扰民,粮道通畅,学校重开,市集复苏。
徐家子弟按部就班,驻守各地,不扰一民。
如今,局势稳了,府治立了,人心也归了。
徐闻是时候回京师一趟了。
临行前,徐闻不放心,依旧照旧例,不张扬、不传号,只带几位心腹轻骑走访各府。
他从东都出发,先至近江府,巡视仓粮与学馆;
再北上若狭,访水利工事;
又东行至骏河,查民户档册与庙祠修缮。
沿途所见,虽不如中原繁华,却也井井有条、渐见生气。
官吏多为从大明本土调派,佐以降附旧藩子弟,互相牵制、互相学习;
律法通行,典章明白,百姓敢言、敢诉,市井开业如常。
徐闻在一处乡野学塾前驻足,看一群稚子正朗读《孝经》,语调稚嫩,却音韵分明。
他叹道:“文教一启,根便扎下。”
随行的副将悄声道:“王爷放心,此间百姓多知大明官府不贪、军士守纪,反倒说‘王法比旧时清明’。”
徐闻未语,只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远山,看向来时的大海。
徐闻回到东都王府,召集诸将召开最后一次王府议会,将徐氏子弟分驻各府。
“此番我归朝后,诸位各守其任,不得迁调,不得妄动。”
“每年三月、九月,上报政绩、户口、赋税,事无巨细,皆归王府都督台管辖。”
徐闻对亲族子弟尤为严厉。
他明言:“你们姓徐,便要更慎,此非你等封地,而是朝廷命我镇守之地,你若视为私产,百姓便怨,百姓一怨,东瀛便乱。”
“越王府之声名,不容尔等一朝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