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经界和政界也暗流涌动。
一些老牌财阀的高层对这篇报道极为不满,认为邵维鼎“过于狂妄”、“不懂日本”。
但也有一部分思想开明的企业家和经济学者,在其余平台中对报道的观点表示认同或深思,认为日本企业确实需要反思和变革。
一场关于“日本财阀模式优劣”、“企业终极使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大讨论,在媒体、学界、商界乃至普通民众间轰轰烈烈地展开。
邵维鼎的名字和“鼎峰”、“海港城”一起,毫无争议的成为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然而,无论争论多么激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海港城这个名字,伴随着这场席卷日本的大讨论,彻底烙印在了日本人的心里,尤其是那些具备消费能力的群体心中。
对邵维鼎的口诛笔伐,非但没有损害海港城的吸引力,反而像烈火烹油,让它的知名度达到了顶点。
人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
那个被邵维鼎称为“让生活更美好”的代表作,到底是什么样子?
它真的能提供比巴黎、米兰更便捷的顶级奢侈品购物体验吗?
“同步首发”、“九折优惠”是真的吗?
东京是现代化都市,可港岛却成为了“未来”的代名词。
无数的疑问,化作了强烈的期待和行动力。
在日的各大旅行社,前往港岛的飞机航班。
在几天之内,全部订满。
野口悠纪雄如同一个旁观者,每天订阅不同的报纸,看着各大派系的报社打着嘴仗。
一天,两天,三天。。。。。。
堆叠在他案头上的报纸越来越多,他从早稻田大学图书室里,从大藏省借调出的资料堆叠的如山一般。
在某一天晚上,他铺开了一张空白的信纸,随后开始写下了第一行字:
“若是不劳而获的人越来越多,这就说明社会正走在错误的方向上。”
当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不劳动就能获得财富时,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已面临严重危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表面上看似繁荣,但这份繁荣背后却隐藏着扭曲的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