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回荡着他悲愤的回音。
皇帝胸膛剧烈起伏,紧握龙椅扶手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手背上青筋虬结。
他死死盯着李白手中的证据,尤其是那块绣着狰狞雷鸟的襁褓碎片,眼中风暴翻涌。
惊疑、震骇、被愚弄的狂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他猛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决断。
“来人!”皇帝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老奴在!”
一个须发皆白、面容古井无波的老太监无声无息地从龙椅后阴影中闪出,躬身听令。
“持朕手谕,即刻带内卫,搜查韦妃寝宫,椒兰殿内一应物品,片纸不得遗漏!另,”
皇帝的目光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刺向瘫软在地的李恪,“搜三皇子王府,掘地三尺,凡有书信、信物、可疑人等,尽数锁拿!
胆敢阻拦者,杀无赦!”每一个字都透着刺骨的寒意。
“遵旨!”
李德全躬身领命,身影一晃,已如鬼魅般消失在殿侧门后,行动之迅捷,与其老态截然不符。
“陛下!父皇!儿臣冤枉!儿臣冤枉啊!”
李恪如同被踩了尾巴的毒蛇,猛地挣扎起来,涕泪横流,额头在金砖上磕得砰砰作响,血痕刺目。
“这是构陷,是李白的毒计!他要离间我们父子,要毁我大唐根基啊!父皇您不能信他!不能信啊!!”
“给朕闭嘴!”
皇帝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炸响。
李恪吓得浑身一颤,瘫软在地,只剩下绝望的呜咽。
皇帝不再看他,目光转向李白,声音依旧冰冷:
“李白,将你如何寻获此证,静思殿内情形,一五一十,从实道来,若有半句虚言…”未尽之意,杀机凛然。
李白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开始清晰、冷静地叙述昨夜静思殿探秘的经过:
废弃殿宇的阴森,连环机关的凶险,密室的发现,母亲遗骸的惨状,玄蛇卫的伏击,血书、铁盒的寻获,以及最后毒烟封路、破顶而出的惊险…他隐去了少年歌行众人相助的细节,只言“得江湖同道及忠义之士相助”。
但殿内厮杀之惨烈,证据寻获之艰难,字字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