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民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一脸神秘地朝谢姎挤挤眼。
谢姎好奇地问:“三舅,你背了啥?”
一旁的周安邦忍着笑说:“他把你外公外婆养了一年多的大鹅背来了!说要给咱们做一次东北那边老流行的铁锅炖大鹅。”
“三舅还会做东北菜呢?”
“嘿嘿,电视上看来的。”
“可不!一到晚上就霸着家里的电视,还跟孩子们争,真好意思。”三舅妈不客气地揭丈夫的底。
周安民有些不自在:“外甥女在呢,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
三舅妈啐了他一口:“你的面子值多少钱一斤?有你背上的大鹅贵吗?”
“……”
大伙儿闻言哈哈笑起来。
谢姎也忍不住笑了。
领着他们来到公交站,其中一路公交只要坐几站路就到市一医院,而她的租房就在市一医院旁边。
除了周安国,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来。
公交车上,谢姎一路指着沿途的建筑给大伙儿介绍:
“那栋最高的建筑是人民大厦,有98层。”
“旁边那幢是市里最大的图书城。”
“升着红旗的是人民路小学,据说是全市排名前五的小学,导致周边的住宅房价贼高。”
“那边绿色环绕的是市心公园,再过去就是我租的小区了,旁边那几栋建筑就是市一医院。”
周家人一路听着谢姎的讲解,满脸新奇地打量着与平城大相径庭的地级市市容市貌,时不时问上几句:
“嚯!98层?都快100了!这么高,住着不头晕啊?”
“不愧是大城市!买书的商店都修得这么气派!”
“这么好的小学,房价高是应该的。咱们镇小附近租房价格都比村小贵。”
“全市前五?那毕业出去的是不是都是考大学的好苗子?”
“又是公园又是图书城的,离医院也近,这小学的地段倒是真不错!”
谢姎趁机劝道:“大舅妈,涛涛是不是明年要上小学了?要不要来这里买一套,转到这里来读?”
学区房的价格别看比其他小区要贵很多,但和后世一比,这才哪到哪。
现在买,真的堪比捡漏。
而且不怕卖不掉,只要小学不搬迁,学区房再破再老也始终有人要。
人民路小学去年才扩建,短时间肯定不会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