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腊月二十五。
崇祯准备离开台湾。
于郑家商行召集所有重臣及军中百户以上军官,算是临行前一次简单会晤。
关于驻台军队方案,范景文早都按旨意拟成,照着念就行了。
升钱肃乐为少将,升甘辉为准将,一正一副统领所部水师、郑家军一部以及三千福建兵。
额外再从张名振本部再划出数十艘船和千余儿郎,驻台兵力达到八千人,两百余艘各式战船。
旨意要求年后正月内完成整编,称其为驻台特混舰队。
方正化留下来,代表御马监监督本次整编,重新编制兵册,所有规制均以禁军为蓝本。
安排完这档子事,崇祯望了望一众臣子,将目光定格在了郑鸿逵身上。
“郑举人!”
“臣在!”
“朕前日说过你可以做官,也可以进京参加十年春闱。
朕今日去福建后,将与诸卿好生思量,最终敲定台湾开州设县一事,爱卿经常往返台湾,朕想知道你对此地了解多少?”
话递到了嘴边,天子连郑家大哥都没问,偏偏问他,想必有点什么名堂。
郑鸿逵不假思索,赶忙答道:
“陛下,台地移民加上土着不过十余万,地大物博一年三熟,港口条件优良!
臣与郑家兄弟到过此地数次,陛下若在台湾设立布政司,需大量移民充斥开荒,教化土着学习汉家文化,不再刀耕火种。
西夷人已被我大明降伏,台湾作为贸易中转之地得天独厚,荒蛮之岛必定迎来曙光!”
“嗯,爱卿所言极是!”
点了点头,崇祯接着道:
“台地辽阔数百里,设十余县不在话下,安平首当其中,之后乃淡水、鸡笼等地,不知爱卿愿意今后主政一地吗?”
“陛下。。。。。。”
郑鸿逵心中大惊,皇帝这是要封他的官啊,自己饱读诗书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当官为民早已成为心中所想。
就算去参加十年春闱又怎样,到头来还不是想步入官场。
“陛下,恕臣唐突,臣唯陛下旨意是从!”
“哈哈哈,如此甚好!”
“郑鸿逵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