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裕跨进衙署大门,才发现衙门里面的人,一点不比外面的少。
文吏忙的脚不沾地,还有拿着讼状的百姓,不停地走进来,嘴里不知吵嚷着什么,还好衙署衙役尽职尽责,上前呵斥几声,那些人立即噤声。
“但凡递交讼状,只要在这里等待,排到你们了,自然有人过来引路,”一个年长些的文吏走出来道,“但若是不讲规矩,胡乱喊叫,让衙门里无法做事,立即就会被打出去。”
众人立即低声应承。
文吏说完态度缓和了一些,安抚道:“既然进了衙署,一定会收你们的讼状,一切都会按大梁法度处置,做那些无用的只会耽搁你们自己。”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文吏这才离开,经过曹裕的时候,还仔细瞧了瞧他,想要说些什么,却没有开口。
曹裕看着文吏的背影,耳边听到有人低声议论:“到底是跟着天使一同来的文吏,就是不一样。”
一个小小的文吏,却有这般气势,委实不俗。从方才那恩威并施的模样上,就能看出其做事的老道。
曹裕知晓,有些文吏不是不能为官,而是为了留在跟随的官员身边做事,无奈只能做这样的职司。
那些官员也会记得他们的功劳,等到他们年纪大了,再为他们谋个好去处。
这就是世家子弟的底气,从小就有人教他们这些,入仕之后身边还有老练的人帮衬,当然似王晏这样,没有蒙荫,而是自己考中状元的世家子,就算再苛刻的人,也得承认他是个真正的青年俊才。
想到这些,曹裕心里更踏实了几分,也愈发笃定自己的抉择没错,一会儿只要王晏肯体恤他们的不易,他就据实禀告。
如若王晏不来,他能相信的官员只有孙监舶……
两者相较,选王晏更好一些,不是他嫌弃孙监舶官小,而是孙监舶委实不是那些人的对手。
“曹裕。”
文吏喊了一声,曹裕才回过神来。
“王天使唤你进去。”
曹裕有些惊讶,他以为还要在这里等上几个时辰,才能见到王晏。
文吏在前面引路,曹裕忙跟过去,两个人进了二堂,曹裕就瞧见衙役抬着满满一箱卷宗离开。
屋子里不停地传来说话的声音。
曹裕听到某年某月……乳香……犀角等话语,知晓是在核对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