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不必过于忧虑。即便无法买到明朝的宣纸,我们还可以对纸张进行做旧处理啊!”何雨柱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关学宗略微迟疑,缓缓说道:“柱子啊,做旧的技术再高超,终究是假的,无法与真品相提并论。“
“做旧不过是权宜之计,若能使用明朝的宣纸,自然是最佳选择。”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品质的执着和追求。
何雨柱点了点头,应道:“嗯,那咱们不妨先尝试一下,看看是否能够买到合适的宣纸。毕竟每年的宣纸产量如此之大,说不定会有一些存货呢!”
就这样,关学宗和何雨柱师徒二人并肩而行,边走边低声交谈着对未来的规划,缓缓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当他们回到家中时,时间已经很晚了。何雨柱一直等到半夜,确定关学宗已经熟睡后,才蹑手蹑脚地从屋里走出来。他小心翼翼地行动,生怕惊醒了师父。
何雨柱此行的目的是去绿岛旁的无名小岛上探探路,为明天晚上的生猪交易做好充分准备。由于担心开门时发出的声音会吵醒师父,他决定不走大门,而是来到墙角处。
在墙角,何雨柱从福地洞天里取出一架梯子。他将梯子靠在墙上,然后借助梯子的力量,顺利地翻越了墙头,来到了外面的马路上。
一到马路上,何雨柱立刻骑上从福地洞天里取出来的自行车,毫不犹豫地朝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深夜的街道异常安静,几乎没有多少行人。
何雨柱骑着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很快就来到了海边。
他停下自行车,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确认四下无人后,便将自行车收进了福地洞天之中。
接着何雨柱进入福地洞天之中,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随后他目光落在了那辆用竹子制作的水上自行车上。这辆水上自行车是他之前精心制作的,车身轻巧,轮子宽大,非常适合在水面上行驶。
何雨柱将水上自行车从洞中推出来,然后把它放在海水之中。他检查了一下自行车的各个部件,确保一切都正常后,便轻松地跨上了车座。
他用脚蹬着踏板,水上自行车缓缓地向前移动。随着速度的增加,车轮在水面上溅起了一串串水花,仿佛在与大海嬉戏。
无名小岛就在前方不远处,距离香江岛不足500米。何雨柱心情愉悦地驾驶着水上自行车,很快就抵达了小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座无名小岛面积大约有平方米,岛上没有淡水,四周环绕着礁石,使得出行十分不便。因此,这里根本没有人居住,只有树木在自由自在地生长。
何雨柱跳下自行车,将它停放在岸边。他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紧握着一把砍柴刀,然后迈步走进了茂密的树林。
树林中荆棘丛生,道路崎岖,但何雨柱毫不畏惧。他挥舞着砍柴刀,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来到了无名小岛的中心地带。
在这里,他停下脚步,从福地洞天中取出一捆竹竿。这些竹竿是他之前准备好的,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何雨柱熟练地将竹竿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简易的猪圈。他仔细地调整着竹竿的位置,确保猪圈的结构稳固。
完成后,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以后需要交易的生猪就会在这个猪圈里面过渡。
在临行之前,何雨柱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再次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猪圈的牢固程度。
他绕着猪圈走了一圈,仔细观察每一处连接点和支撑结构,确保没有任何松动或脆弱的地方。
经过一番认真的检查,他终于放心地确认这个猪圈非常牢固,可以经受住各种可能的冲击和压力。
确认无误后,何雨柱沿着刚才砍出来的小路,缓缓地走回停放水上自行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