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了几处传承久远的禁地,住人的地方都是茅屋,比自己山下的家都不如。
每逢刮风下雨,风卷屋上三重茅,雨飘屋内到处潮。
“太好了,太好了,可以建新房子了。”
“以后我看谁还敢调笑我剑庐是乞丐屋。”
好多上山求剑不得之人,下山之后总喜欢调笑剑庐是乞丐窝。
师父不在乎这些东西,可作为山门唯一弟子的他可做不到师傅那心境。
接下来半月,三人开始了忙碌的修房砌路。
反正一切都毁了,就重新布局修葺。
余景山下山请了数十工匠,亲自设计房屋布局。
顾浔则是负责购买了大量瓦片青砖以及修葺房屋需要的各种材料。
人不在山上,草屋终究比不上瓦房。
用余景山的话来说,一切都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守旧未必是好事。
剑庐这格局已经延续了百年,外人看来是自命清高。
当上掌门的后的余景山心中最是门清,那是真的没有钱修。
随便一块看得过眼的铸剑,都是成千上万的银子。
他人出钱帮忙修建,他指定不会答应。
顾浔出钱,他心安理得,毕竟顾浔也是剑庐的一份子。
没有能力的负责留守看家,有能力的外出闯荡,反哺家中。
等着修建好,顾浔自是没有那个时间。
将该买的材料凑的差不多后,他留给余景山足够的银钱后便下了山。
“余大哥,若是银子不够,一定要记得写信告诉我。”
余景山点点头。
“大头你都出了,我不会纠结这些滴滴沫沫,不够我指定要写信的。”
“去吧,趁着天色尚早,多赶些许路。”
顾浔朝着余景山一拜。
“过年过节,记得多替我祭拜一下剑爷爷。”
“我会的。”
三日之后。
大秦,荆州菏泽郡余钱县三相镇。
“老伯,今年的收成不错嘛。”
顾浔放下镰刀,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金灿灿的稻田,心中替百姓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