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大营内,诸将聚于帅帐。
“西军扎营严密,防线森然,不易急攻。”
徐林道:“若强攻,恐陷重围。”
“可一旦拖延,大名反复,不利于局势。”
徐明忧心道,“三川谷余震未平,如今敌人信心初稳,若无一战震慑,后患无穷。”
三川谷的鲜血,也令徐明、乃至远在中军的徐闻意识到。
这一仗,远比想象中要难。
徐闻坐在地图前,指尖慢慢划过东城门至内城之路。
良久,他开口道:“可知西军阵中谁为先头主将?”
一名探子跪地:“回王爷,是西军副帅大谷吉胜,前田家出身,久战沙场,擅野战与火攻。”
徐闻点头,缓缓起身,道:“告诉他们,再拖三日,京都将遭火器齐攻,若敢拒战,举族同烧!”
众将闻言,肃然起敬。
东线静默的杀机之下,已然酝酿起狂风暴雨。
山雨欲来,决战将启。
第四日清晨,乌云低垂,天地阴翳。
京都东郊,三十万日军与十万明军对峙已三日,杀气潜伏于风雨之中。
此刻,大战即将爆发。
越王徐闻立于高岗之上,身披软甲,负手远望。
山下平原宽阔,正是破敌之地。
他的目光落在敌军防线之上,那旗帜密布、战车连排、弓弩如林的阵列里,西军之精悍如虎狼般蛰伏。
“山名宗全,若再当缩头乌龟,拒不出战,休怪本王将京都化作火海!”
这是昨夜徐闻传入京都的最后通牒。
幕府没有回应。
但今晨,敌军却自行开阵,西军三万人走出防线,列阵于榛野之间,后列是六十余家大名的援兵与土兵。
一列列战鼓擂响,号角长鸣,战幡猎猎。
山名宗全果然应战了。
有火烧大阪之战在前,现在小日本对明军的火箭有着深深的恐惧。
“敌军列阵,副帅大谷吉胜领中军,左右翼由岛津、细川分兵,三排拒马,五层壕沟,三百门轻炮。”
探子喘息着禀报。
“很好。”徐闻淡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