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咬牙,抬头道,“臣本来不想找老国公的,是臣在镇抚司亲眼看着,蒋瓛要对济宁侯巩昌侯二人,用。。。。私刑!甚至,还叫来了仵作,要。。。行宫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李景隆又道,“他们触犯国法,自有国法处置。可锦衣卫擅自动用酷刑,折磨羞辱。传扬出去,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被天下人加在您和太子爷的头上呀!”
“太子爷向来仁厚,乃是历朝历代少有的贤良储君!”
“臣不愿太子无端端背负如此的骂名,所以只能斗胆,再三冒大不韪,跪奏陈情!”
“而且。。。。。”
见他犹豫,朱元璋不悦道,“而且什么?直接说!说明白了!”
“而且此案,本就非同寻常!”
李景隆又道,“必定会让大明朝堂内外人心惶惶朝野震动。您诛杀逆贼乃是清正国本,太子爷若是能。。。。。稍加天恩,则可安定人心呀!”
“坏事咱做!”
朱元璋咧嘴,无声笑道,“好人让咱儿子来当?”
“臣不敢!”李景隆忙叩首。
接着,御花园之中一片沉寂。
“老大这回,是有些急躁了!”朱元璋心中暗道。
其实那些刚袭爵的二代勋贵们,在他的心中都是可有可无的。正如汤和所说,人死债消了。
即便他们老子有错,可人都死了,还追究个屁?
但也不是老大太过于急躁,而是急于掌权的东宫系的官员们,太过于上蹿下跳了。
弄巧成拙了!
以前无论是当初处置宋濂等人,还是胡惟庸案,还是郭桓案。
太子都会表现出贤德仁厚的一面,唯独这次却没有。
确实有些伤名声!
~
李景隆正在等待朱元璋开口,却不想人家忽然对汤和道,“真要回老家?”
“臣哪敢欺君?”汤和笑道。
“成了!”
李景隆心中暗道。
尽管朱元璋转开了话头,但他知道这事是成了,李善长案涉及到的所有勋贵二代,基本上都可以保住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