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老齐,我还是不明白,"李承乾将茶盏轻轻放在檀木茶案上,发出一声轻响,"我为大唐留下了那么多的工业基础,改良农具、兴建工坊、编写工艺典籍,就算没有进步,可怎么会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怎么会让我神州陆沉至此啊?"
他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困惑与不甘,眉头紧紧皱起,额间三道纹路如刀刻般深刻。
齐先生走到窗边,望着雨幕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陛下,这件事,臣慢慢和你说。”
“许多历史,只能盖棺,无法定论。”
“您留下的那些典籍器物,推动了大唐的发展。”
“可您。。。您离去后,李隆基后期,朝堂动荡不安,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权柄,将您的心血视作异端。有人说那些是奇技淫巧。”
“会扰乱人心,有人怕百姓掌握了这些技艺就不再受控制。。。渐渐地,工坊关闭,典籍焚毁,您的心血也就慢慢失传了。"
说到最后,齐先生的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声吞没,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上斑驳的朱漆。
"只是,臣不明白,"齐先生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承乾,"陛下当时为何还是选择留下了武媚娘,按照陛下所知道的历史来看,武媚娘可是建立了武周一朝,哪怕她在位有些政绩,可是,陛下此举,还是太过于冒险。"
齐先生眼中的疑惑如同一团迷雾,与窗外的雨幕渐渐融为一体。
李承乾站起身,在室内缓缓踱步。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响,每一步都像是在叩问着历史。
"冒险吗?我倒是觉得,没什么冒险的,"他停下脚步,望向窗外雨帘,"
“历史告诉我,要是当时李弘不死,或许大唐会是另一番景象。”
“可李弘体弱,终究难担大任。”
“而我的那道旨意,是大唐江山面临无人可继的时候,李恪才会拿出来。"
说到"李恪"二字时,他的声音突然一顿,像是触到了心底某个结痂的伤口。
"老齐啊,你难道到现在还不懂我什么意思吗?"李承乾转过身,目光中带着几分无奈,"我知道,这件事你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继位者若是无能,真的要让他们继位吗?”
“武媚娘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能说出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的人,能是什么好人吗?”
“可是,好人能坐得上那个位置吗?在其位,谋其政,坐在那个位置上,不是说不犯错就不会有错。”
“当皇帝,无能就是最大的过错。”
“所以,我当时还是决定选择了武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