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备注:未发现太古洋行、渣打有类似动作】
“燕京…尚海…”
邵维鼎低声重复,指尖在简报上“汇丰”、“怡和”的名字上轻轻划过,眼神瞬间从方才的松弛变得锐利。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维多利亚港繁忙的航道。
前世记忆的碎片与今生的情报猛烈碰撞。
不对!
前世,英资大规模、成系统地进入内地,尤其是尚海这样的核心区域,普遍发生在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尘埃落定之后,甚至是九十年代初!
怡和这种历史包袱沉重的公司,动作更是迟缓。
汇丰虽早些,但也远非现在这般急切和具有针对性!
罗保的报告究竟写了什么?
竟能让希利和沈弼如此迫不及待,甚至等不及伦敦的明确指示,就敢派核心团队“探路”?
“撒切尔…希利…沈弼…”邵维鼎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看来罗保这把刀,比我想象的还要锋利。他捅开的,恐怕不止是市场的口子。”
不过也有一些好消息。
简报里“未发现太古集团有类似动作”这条信息,印证了他的一个判断。
港督府和沈弼,怕是已经默认甚至乐见自己对太古的“消化”。
他们此刻的全部心思和资源,都投向了罗保报告所揭示的那个、远比港岛本土庞大得多的“十亿市场”。
太古?
在他们眼中,恐怕已是即将被分食完毕的残羹,不值得再投入精力去保了。
“想吃肉,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邵维鼎冷哼一声。英资提前入局,虽然打乱了一些历史节奏,但也暴露了他们的战略重心转移。这对他而言,既是警示,也是……机会!
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冷冽如刀,再无半分悠闲:
“接屈臣氏方协文、鼎银袁天帆、还有负责太古项目的马世民。”
“通知他们,半小时后,顶层会议室。”
“议题只有一个——”
邵维鼎的目光扫过桌上那份关于太古集团最新股权结构和债务分析的绝密文件,一字一顿:
“太古!”
(求点点催更,免费发电。这里的几个助理大部分都是书友要的龙套,还要龙套的可在这条评论下发言,另外明天继续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