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脑海里,一一闪过白天的画面和声音。
在长江口岸,无数如蚂蚁般渺小的人影,在浑浊的江滩上,肩挑手扛,清淤排沙。
没有机械轰鸣,只有沉默的号子与汗滴砸入泥土的声音。
那种近乎原始的、众志成城的勤恳,是他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从未见过的震撼。
在宝钢厂,中国工人仰望高炉时燃烧的眼神,在“为中华崛起而炼钢!”那条巨大得近乎悲壮的标语。
在苏州河船民为生计争吵推搡的蛮劲中,在南京路个体摊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
向阳商店里与沪产塑料娃娃同柜竞卖的走私红白机。
永安百货外,深夜攥着“痰盂券”只为抢购一个抵半年工资的日本TOTO马桶盖的人群。
还有那些手腕上跳跃的斯沃琪色彩,友谊商店橱窗里可口可乐诱人的光泽……
这一切,如同过电影一般,深深刻在了他的脑袋里。
他猛地转身,疾步走到书桌前,拧亮台灯。
昏黄的光晕下,他摊开那本厚重的笔记本,钢笔吸饱墨水,笔尖悬停在纸页上方,微微颤抖。
不再犹豫,笔尖如刀:
【尚海观察核心结论:1982年秋】
【当下的中国,可从尚海这座城市看到一个普遍的缩影。】
【国民普遍处在物质匮乏,精神饥渴状态下,他们生活水平低下,但民众对“现代化生活”的渴望及其展现的购买潜力远超预期,且尚海消费者对“品质”与“国际符号”的敏感度冠绝全国。】
【这座城市限于体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比如财政重负,82%利润上缴、基础设施落后,但自下而上的经济活力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冲破坚冰】
【“宝钢”无疑是观察中国工业雄心的最佳窗口。规模宏大,野心勃勃,但技术命脉仍被日资扼住咽喉】
【这印证了两点:第一中国对先进技术和资本的渴求是真实的、迫切。
第二市场换技术是其核心策略。英国在精密机械、汽车、化工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若善加利用,将是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价值远超单纯的商品输出。”】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而后再起一行,写下标题:
【日本模式的可借鉴性:】
【日本通过宝钢项目,已构建从设备出口、技术控制、维修服务、矿石供应到资金借贷的全产业链利润攫取模式,深度绑定中国钢铁业发展。其策略大胆、精密,成效显着。】
【中国市场对先进技术、资本的渴求是真实且迫切的,“市场换技术”是其核心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英国在高端材料(航空合金、特种钢材)、精密机械(船舶动力、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若以适当方式切入,潜力巨大,足以复制甚至超越日本在钢铁领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