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斥候传回新消息。
她看到一棵树上标记了三个特殊记号。
地面斥候侦察四方,会在比较显眼特殊的载体,例如石块、山壁、植被留下康国特有的内部密纹。这种标记用武气凝成,需要斥候凝聚一层比头发丝还细十数倍的武气薄膜进行书写,且维持时间要达到十五天才算合格。不同的标记代表着不同的信息,不会重复。
这棵树却有三个重复记号。
斥候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这说明附近有什么东西干扰他们的基本判断,或者有人掩盖了前面的斥候记号导致斥候重复标记同一个载体。杨英便命人缩减搜查范围:“以这棵树为中心,仔仔细细找!”
杨英耐着性子等待消息。
斥候果真发现敌人的言灵幻阵痕迹,只是附着的文气非常淡,无法判断准确的方向。
人倒霉的时候,喝水都会塞牙。
杨英这边重重受阻,追赶过程不慎触发敌人的幻阵陷阱,一边拆陷阱一边追,陷阱多得她想怀疑人生。中部盟军将布置陷阱的功夫拿来跑路,早就天高任鸟飞了。这些言灵幻阵没啥杀伤力,就是能干扰方向判断,导致大军来来回回地绕圈,康时拆陷阱拆地烦躁。
“咱们是不是将一路上的陷阱都踩了?”
几乎是走两步一个陷阱啊。
这个密集程度是不是不科学?
杨英展开舆图看标记,每一个标记都是一处言灵幻阵,将这些标记串联起来,恰好指向军师推测的敌人撤退方向。中部盟军想要干扰追兵,自然要在这条路上布置重重陷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康时:“……”
杨英叹气收起舆图:“看样子有可能。”
康时讪笑着安慰:“这好歹证明咱们没有追错方向,布置再多怕个甚,拆光就是。”
杨英:“……”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听着总不是滋味。康时这话就好比告诉杨英不用怕满地捕兽夹,全部踩一遍,捕兽夹不就清理干净了?要是可以的话,杨英还是希望能避开捕兽夹……
康时也逐渐发现了不对劲。
“布下幻阵的人是这方面的高手。”
不同的文心文士布阵习惯不同,总有自己的小巧思。哪怕是同一个幻阵,不同的文心文士布置也会有不同细节。康时破了几个幻阵却发现风格极其统一,应该是同一人留的。
不仅是同一人,还是同一段时间。
虽说这些幻阵都不复杂,顶多拖延个三五十息,可数量叠加起来,整体时间也相当可观了。这要是同一人布下,得耗费多少文气啊?
“……虽说一招鲜吃遍天,可战场最忌讳同一个招式来来回回地用,太容易被敌人捉到破绽。布阵之人却用同一套路阻击吾等……”
一张试卷说是有一百道考题,打开却发现一百道考题都是一个题型复制粘贴,连数据都不改一下,学生可不就越做越顺畅?这是敌人刻意为之的陷阱,还是有其他的阴谋?
总不能是敌人内部冒出内鬼吧?
再度踩到幻阵,康时反而开始迟疑。
杨英说出康时内心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