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早上接到北面军情的,汉阳那边送来的,说是正月初三那一天,三方在伏牛山大举混战,虽然不分胜负,但张首席进了大宗师之位,已然立于不败之地了。”辅伯石后面跟进去,还没介绍人便先说了自己知道的军情。“但刚接到军情,马上谢总管就从南面来了,晓得军情后让我即刻喊你,准备动身。”
杜破阵听到大宗师三个字,心下一惊之余,却是毫不迟疑的信了,然后才认真打量起这些一直没开口的高手们。
“杜龙头。”谢鸣鹤接口道。“这是我从南岭圣母老夫人那里请来的援兵……一位宗师,乃是南海太守,如今南岭冯氏当家人冯缶,其余则是冯氏与南岭当地的豪杰,一共十一人,皆是成丹、凝丹,我们花了好些时日才翻过到处是瘴气的五岭,自荆南至此,准备去支援白龙头,你也不要耽误了,立即点验兵马,准备随我们循江而上,加入战事。”
杜破阵目光扫过表情各异的这些南岭豪杰,最后落在表情古怪的林士扬身上,总算是明白,为什么辅伯石要在门口问自己那句话了。
一念至此,其人倒是如释重负:“谢总管分派的妥当,咱们即刻出兵!现在早一日助白龙头攻进去,都是咱们的造化。”
谢鸣鹤等人终于无话可说。
当夜在巴陵城歇息一日,杜破阵、辅伯石连夜调遣兵马,翌日一早,杜破阵与少数水军精锐一起先行护送谢鸣鹤以及这些南岭高手出发,辅伯石、马胜分中后军都督水军大部队在后。
沿途逆流而上是个耐心活,尤其是两岸有时候是通路,有时候是山峦沼泽的,也不好时时更换陆路,唯独冯缶等人生于南岭,长于南岭,便是有人曾经北上过,此时再见此番景色,也不由大感于内外,倒不至于觉得枯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很快这种日子就结束了,待到初九日中午抵达江陵时,他们听到了北面陆路传来的“最新”消息——司马正、白横秋都撤了,黜龙军全线追击关西军,直逼武关,淮南军惊惶之余立即参与到了对关西军的追击之中。
换言之,此役之后,淮西、南阳要尽属黜龙帮了。
众人心神震动,决定不再耽搁,继续西进,终于在当日晚间二更时分抵达江心大洲上的枝江城,就在城东沙洲上见到了等在这里许久的白有思。
双方见面,谢鸣鹤先长呼了一口气,拱手行礼:“白龙头,幸不辱命!”
白有思也笑,却不吭声,只来看冯缶等人,谢鸣鹤赶紧做了细致介绍。
白有思则一一行礼,逢一人便口称谢过二字。
而等到所有人介绍完毕,连杜破阵、林士扬都亲身谢过后,冯缶迫不及待:“白龙头,缶等自南来,正要为国家效力。”
白有思还是笑了一笑,却终于开口说了长句子:
“诸位远道来助三娘,三娘自然感激不尽,谢总管万里辗转,功莫大焉,冯公心忧国事,自然也是忠恳之态。不过,我与韦胜机的对峙,争得乃是一线之机、一念之通。其中,韦胜机蹉跎日久,视大宗师为根本,所以只将二人争锋作为试炼;而我却以为,天下相争,死伤无数,能早一日平定便当早一日,所以主动呼唤援军。
“故此,诸位南岭豪杰当下应约到此,竟反而与了我那一线机会……那我就先去试一试,若不成,咱们明日一起并肩作战便是,今夜还请诸位先入城歇息,若有兴致,便来江岸观我一战。”
说着,将罗盘取下,交予谢鸣鹤保管,白三娘自己则一人一剑,转身隔着浩荡江面步行往对面松滋而去。
时值初春,双月半圆,映照江面,白有思按剑踏波缓缓而行,只见天上双月、水中双月皆流光溢彩,四面摇动,竟然都被牵引到这位巅峰宗师身上。
走到半江之地,已经满江华彩,胜状难名。
而白有思也在江中立定,遥遥呼战:“韦公,自古以来,哪有真正的天命之才临大宗师之门十载不能入的?你何必自欺欺人?如今,咱们隔江已历一秋一冬,复又将春,正该晚辈替你了断执念,你以为如何?”
对面江畔松滋城头上先是有些慌乱,过了片刻,忽然一阵轰鸣,继而升腾起一片黄云,在双月照射下赭黄一片,宛若什么龙虎一般,便往江上扑来。
沙洲上的众人,早已经看的痴了。
PS:出发前先补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