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蒙领着众人穿过城堡后院一片修剪整齐却刻意保留着“野趣”的草坪,走向远处一排由老旧石砌农舍改造而成的建筑群。
空气中隐约传来零星的、沉闷的“砰、砰”声,越靠近,声音越发清晰,间或夹杂着金属撞击的脆响。
“这里就是我们的高地之鹰训练中心,”戴蒙语气中带着自豪,伸手指点着,“整个苏格兰北部,能同时提供室内外综合射击训练,并且拥有我们这种规模和资质的靶场,不超过五家。除了民用娱乐,也为北区的部分警队和。。。。。。嗯,一些特殊单位提供定期训练服务。”
枪声让几个人开始有些兴奋的雀跃,倒是李乐,耸耸鼻子,一脸平静。
戴蒙先带众人参观了室外靶场,一片开阔山间谷地,被木栅栏划分成几个功能区。
最显眼的是几个飞碟射击台,已有几名穿着考究猎装的老男人,正优雅地举着双管猎枪,随着口号,抛靶机弹出的橙色陶碟轨迹移动枪口,“砰、砰”的枪声清脆地回荡在空旷的场地上空,扬起一阵红色的粉尘。
远处,还有几个戴着耳罩的身影趴在地上,使用带着瞄准镜的长步枪,对着数百米外的靶纸进行射击。
“那是远程精确射击区,最远可以达到900码,配备有观察镜和专业测距设备,主要是给一些专业射手和爱好者使用的。”
司汤达看得眼睛发直,尤其是看到那几个使用长步枪的人,低声对李乐说:“我靠,真家伙啊,看着就带劲!”
罗耀辉则撇了撇嘴,似乎对飞碟射击更感兴趣,用一种略带显摆的语气说道,“这种双管猎枪才够绅士,我以前在加州玩过几次,比打固定靶有意思多了。”
穿过一条小路,戴蒙指了指更远处一道缓坡后的区域,那里立着一些人形钢靶,偶尔传来一声间隔较长的、更加低沉的枪响和钢板被击中的“铛铛铛”声。
“那边是狙击步枪训练区,建议不要往那边去。”
“诶,戴蒙,这里还有狙击枪可以玩?”司汤达伸长脖子张望。
“理论上可以,但需要非常严格的资质审核和教练一对一陪同,一般不向初次体验的游客开放。”戴蒙解释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咱们今天主要体验的是基础项目。走,带你们去看看我们的军火库。”
一行人跟着戴蒙走进一间由厚重石墙和钢制大门守护的仓库改造成的武器库。
一进门,一股浓烈的枪油、金属和旧木材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室内灯光不算明亮,但两侧墙壁上密密麻麻挂着的各式枪械自带“光芒”。
厚重的木质枪架上,分门别类、整齐地悬挂着数十支枪械,从经典的双管、平式猎枪,到带着现代合成材料枪托的霰弹枪,从木质枪身、散发着历史感的毛瑟1981栓动步枪,到黑色涂装、透着冷峻气息的AR15系列半自动步枪。
手枪区更是琳琅满目,从银光闪闪的左轮,到现代材料枪身的格洛克,甚至还有几支看起来颇有年头的M1911,在灯光下泛着幽蓝的烤蓝光泽。
而这些枪械,对于只在电影里见过它们的一群人来说,极具视觉冲击力。
“哈,这是L115A3!”罗耀辉指着墙上挂着一支带有长瞄准镜、造型精悍的步枪,语气兴奋地对庄欣怡说,“我在游戏里用过,没想到真家伙在这里能看到!”
韩远征则对挂架边上,一支木质枪托颜色深沉的步枪产生了兴趣,“戴蒙,这支是李恩菲尔德吗?看着像二战时期的款式。”
“韩先生好眼力,”戴蒙笑道,“这是一支保养得很好的4MkI,确实是二战时期的经典栓动步枪,现在还有很多收藏家和爱好者喜欢用它来打靶。”
司汤达挤到前面,指着墙上挂着一支标志性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AK,真的有AK,我,我能试试这个吗?”
戴蒙指了指,笑道,“这个?AK-47,或者说它的民用半自动版本,我们这里确实有。”
“不过,就像我刚才说的,所有枪械的使用,尤其是这类后坐力较大、需要一定技巧控制的武器,都必须在我们专业教练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并且需要根据各位的体验水平和课程安排来决定。”
戴蒙倒是地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话锋一转,把几人引向了另外一间屋。
而这间屋里的枪械,比外面的更丰富,从98k到春田,从巴雷特到SVD,从MP5到UZI、芝加哥打印机,还有轻机枪。李乐甚至在里面发现了八一杠的外贸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