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识少,你别蒙我。”
“蒙你干嘛,等回燕京,我带你去瞅瞅就知道了。”
李乐走到书桌前,目光扫过桌上那台外壳都磨掉漆,边角都露出了底色的笔记本电脑,旁边是几本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笔记本和一叠叠贴着标签的打印文献资料。
抬头,被墙上贴着的两张A4纸吸引。
一张是手绘的表格,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打工地点和时间段:“华超理货9-13”,“租车公司接线19-22”,“M&S导购10-18(周末)”,“活动接待14-17(一二)”,旁边还标注着小小的“发薪日”和预计收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张纸则列着附近几家超市的信息,“Sainsbury‘s自家品牌意面最便宜”、“Tesco临期面包晚8后半价”、“Lidl临期蔬果区更新时段”、“O2充值返现比例本周最高”。。。。。。下面还有细心标注的比价笔记和交通路线。
李乐默默地看着,嘬了嘬牙花子,这哪里是日历,这是一张生存地图和时间规划表。
袁家兴找到要还的书,见李乐正看着墙上的表格,不好意思地解释,“打工的地方多,时间容易记混,写下来清楚点。也好算账,知道钱花在哪儿了。”
“算账?你一个月光吃饭要花多少钱?”
“早饭一般就省了,或者吃个苹果。午饭如果打工的地方管饭就吃,不管或者去学校的话,就自己头天晚上在这儿做好带过去。一天两顿,算下来一周伙食费大概三十多镑吧。伦敦这边物价确实高,得精打细算。”
“打这么多工,还要上课、写论文,身体扛得住吗?不累?”李乐转过身,靠在书桌上。
“累肯定是累,”袁家兴把要还的书塞进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里,拉上拉链,“但算算时间,预科加硕士一共就三年,现在已经过去一半了,能撑。”
“不过说实话,那些传什么打工挣学费的,听听就算了,想靠打工把学费挣出来,那是天方夜谭。”
“就像我读的是两年制的公共政策硕士,学费在LSE里已经算是最低的那一档了,还要小两万镑。”
“怎么不选一年制的?虽然学费贵点,但时间短啊。”李乐问。
“一年制太紧张了,”袁家兴摇摇头,“我算过的,如果读一年制,学费得三万镑,而且课程密集,根本没时间。那样的话,一个月最少一千镑的生活费就全得靠家里。”
“现在这样,虽然累点,但至少生活费自己能解决大半,还能稍微攒点钱应付学费,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李乐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等两人走出房间,正好碰到那个黑眼圈室友从卫生间出来,先是瞧了眼李乐,才对袁家兴说,“兴哥,晚上回来帮我带俩三明治呗,老样子,钱我回来给你。”
“行,知道了。”袁家兴应承下来。
下楼,回到车上,李乐发动车子,开过路口,等着红灯。
“刚才那哥们儿,哪来的?看着状态不太对,不用上课?”
“他啊,原来是学金融的,以前也不住这儿,住在Zone1的高档公寓。最近才搬过来的。”
“那边啊?那,怎么。。。。。”李乐有些好奇。
袁家兴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嘀咕道,“听说,他家里,好像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