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刚刚转身离开之后。
会议室里。
瞿国忠却突然笑道:“怎么样?你们两位觉得我们江南的这个小黎同志符合你们的要求吗?”
“呵呵呵,瞿书记,您这个话我们不好回答啊。”
“这样吧,关于黎卫彬的有关材料,我们这一次就直接带走了,至于组织上对他的评价如何,能不能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还是等考察组和领导们做决定吧。”
“您以为如何?”
点了点头。
瞿国忠也并没有说什么。
不过心底却在感慨。
实际上包括王鑫林在内,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这一次把黎卫彬叫过来谈话的真正目的。
就算是他瞿国忠,如果不是当年也经历了这个事情,恐怕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组织上对干部的培养模式有很多层次。
从县处级到厅局级,再到省部级。
仕途之路,犹如登天之梯。
到了县处级这个层次,每迈出一步,都会有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风景。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犹如过江之鲫的干部队伍中,有一类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比别人走得更远、更高。
在组织内部,这一类人就是所谓的储备干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储备干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地方储备干部,一种则是核心梯队干部。
早在松和市的时候,黎卫彬其实早就已经被江南省委组织部列入了厅局级后备干部名单之中。
今天的这次谈话,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因为黎卫彬在这个名单里面。
当年他瞿国忠也有同样的机会。
只不过可惜的是。
他瞿国忠最终却并没有通过考察,被正式列入核心考察梯队的序列。
这一次整个江南省参加考核的厅局级干部一共有7个人,黎卫彬正是其中之一。
但是天下之大,英雄豪杰何其多。
在江南省,黎卫彬无疑算得上是优秀的。
然而放眼全国呢?
人杰一般的人物可不是少数。
原本瞿国忠认为,黎卫彬通过这次考察的可能性并不高,好消息是黎卫彬还年轻,将来提任正厅级还会有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