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兴仁摇头:“微臣兄长这侄女,有一支商队,前来长安做买卖。”
高楷来了兴致,商队女东家,这可不常见。
“她做什么生意?”
安兴仁笑道:“她出身敦煌康氏,人称康娘子,因夫君病逝,执掌史家商队。”
“从西域诸国运来香料、珠宝、药材,到长安贩卖,采购蜀锦回去。”
他将康胭脂经历一一道来,引得高楷大赞。
这位康娘子,既是个经商奇才,眼光独到,看准丝绸行业。又是个语言文字人才,善于财务管理,更在丝绸之路上,创建物流体系。
着实叫人惊叹。
徐晏清笑道:“我秦国当真人才济济,各行各业都有佼佼者。”
“不光有窦易、罗汇、邹文礼这些须眉,也有萧丽质、周五娘、康娘子这些巾帼。”
窦仪蹙眉:“都是些商贾,逐利而来,利尽则去,有何可称道的。”
高楷笑了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莫要小看他们。”
杨烨倏然开口:“大王,河西道七州刺史,任职多年,也该按功升迁、平调了。”
长久在一地任职,难免让人有冷落之感,也不利于当地政治清明。
高楷赞同:“王羡之、邓骁、韩须虎、安修贵、李安远、阴见素,这些都是我麾下老臣,早在陇右、河西两道时,便追随我。”
“多年来,镇抚一方,使河西道太平安康,可谓劳苦功高。”
“今日,便议一议,如何封赏。”
安兴仁笑道:“大王,自从我秦国蒸蒸日上,数不尽的胡商云集长安,有经商者,也有定居者,豪掷千金,个个富贵。”
“这些人仰慕大王风采,希冀进贡珍宝,得大王接见。”
“何不设置鸿胪寺,以接待外宾?”
高楷颔首:“既如此,便新增鸿胪寺,下设典客、司仪二署,执掌接待外宾、朝会礼仪之事。”
“升王羡之,为鸿胪寺少卿。”
“让他负责和胡商打交道,若有他国来使,可在鸿胪寺安置。”
“遵令!”众人自无异议。
随后,沈不韦建言,设司农寺,执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以及京官禄米供应。
下辖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及诸仓、司竹、诸汤、宫苑、盐池、诸屯等监。
萧宇建言,增大理寺,执掌刑狱案件审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