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他们的孩子当了皇帝,所以在他们回去后,新帝便晋升清河王府为亲王府。
虽然现在孩子过继了,按这个时代的宗法,他们只是他的叔叔婶婶了,但到底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没像有些皇帝那样,尊他们为太上皇、皇太后已经很守规矩了,升个亲王那是肯定可以的。
说起来,本来没法继承爵位,需要考封的次子,因为长子当皇帝去了,他就成了世子,现在能继承亲王爵位,对他自然也是好事。
兄弟能当亲王,妹妹自然也不能少了好处,新帝又封妹妹为公主。
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妹妹,哪有不封公主之理。
因新帝经过这么多年,已经控制了朝政大权,所以他这一系列封赏,朝廷上没什么人敢反对。
当然了,主要也是历史上有人过继后,要追封自己这一系的人为帝,新帝没做这样的事,只是封父亲为亲王,妹妹为公主,对比其他皇帝,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也不好反对了。
而新帝在琳琅夫妻离开后,果然,如果有什么难办的事,还是会找琳琅夫妻商量。
说是他当皇帝,其实是一家三口当皇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琳琅以前也当过皇帝,有这方面的经验,能传授给新帝,所以之后的日子里,自然是将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条,发展的越来越好,让本已走下坡路的朝廷,有了中兴之姿,想来新帝将来在历史上,留个中兴之君的名声,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而琳琅夫妻回去后,还经历了一些小无语事件。
却说李三娘被关了很多年,这会儿已经放出来了,看琳琅越过越好,竟然让人瞠目结舌的,儿子当了皇帝,她成了亲王妃,自然是受不了这个打击,当下在琳琅夫妻从宫中出来,招待长宁侯夫人(长宁侯这会儿已经过世了)和哥哥嫂嫂等人,也叫了归家的李三娘一起过来用饭时,还偷偷跑去找之前的清河郡王,现在新任的亲王定王,说当年家里准备将她说给定王,是琳琅被人退了亲,怕嫁不出去,抢了她的亲事,替嫁过来的。
哭的泪水涟涟的,尽是说琳琅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意欲让定王厌恶琳琅,并在心里歹毒地想着,最好让定王将琳琅休了,那样琳琅就跟她一样,啥也没了。
定王也是没想到,琳琅的妹妹竟然是这样歹毒的人,见不得姐姐过的好,当下直接喊人,将她赶了出去,并吩咐以后都不许她上门。
琳琅是不是抢了她的亲事定王不知道,他只知道琳琅很好,而李三娘,嫁到王家做了什么,他身为她的姐夫,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包揽诉讼,重利盘剥,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性命,这样的人,就是嫁过来了,让他知道她做的那些事,迟早也会像王家一样,休了她,因为他不可能喜欢这样一个歹毒的女人。
李三娘在定王府的所作所为,琳琅也跟长宁侯夫人和娘家的哥哥嫂嫂说了。
长宁侯夫人倒也罢了,到底是李三娘的母亲,所以只是生气,骂了李三娘一顿,骂她怎么能做这样的事,但哥哥嫂嫂那就隔了一层,听说李三娘做了这样的事,不由气死了,毕竟怎么会有这样不要脸的人,好意思跑到别人丈夫那里,说这样的话。
生怕她得罪了定王府,甚至新帝,连累了长宁侯府,所以当下回去,马上便将李三娘送到了家庙,关起来,不让她到处乱跑说胡话,免得给自家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