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在东部沿海剿灭倭寇屡屡受挫,东边不亮西边亮,终于有值得振奋人心的战果了。
“朕看现在谁还敢质疑朕的决策。”
当初他决定支持陈利进攻东州,遭受到了新锐派的全力阻止。
如今东州战场大获全胜,他感觉赌的那口气瞬间便舒缓出来。
“辛亏当初赵爱卿全力支持朕,不然朕都动摇了。”
赵贞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一切都是陛下英明。”
卫冉用战报轻轻拍打着手掌,不由想到沿海倭寇迟迟未曾剿灭,不由忧心忡忡起来。
这半年,因为倭寇祸乱,沿海商人各种税收都在大幅度缩减。
倭寇为了报复朝廷清剿,更是肆意屠杀沿海渔民,百姓苦不堪言。
刘琦清剿小胜不断,奈何始终未能从根源上解决倭寇祸乱。
今晚既然提到战事,卫冉也想看一看赵贞的内心的真实想法。
“赵爱卿,关于倭寇之事,你如何看待?”
赵贞倒也没有罔顾事实,实事求是的分析其中关系。
“倭寇力孤,不可能与朝廷大军正面碰撞,想要将其全部歼灭,很难。”
“关键是这些倭寇一旦察觉风吹草动,便会退回海上,我们进,他们退,我们退,他们进。”
“他们盘踞岛屿地形复杂,暗礁广布,朝廷水师想要将其围而歼之,机会渺茫。”
“刘琦将军采用小规模蚕食之法,已经是最为合理的战术。”
“不过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刘琦的用兵能力卫冉从未怀疑过,只是当下这般局面,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
“今日吴大人递上来一封奏章,想要从户部划拨银子,新建一支水师,用来封锁海上,对付倭寇。”
“奏章我尚且未批复,你觉得该不该兴建水师?”
赵贞没有丝毫犹豫。
“我大魏沿海,又有广陵江穿行,且不说外敌,光是北玄水师和大秦水师都足以威胁我们。”
“兴建水师乃是我朝百年大计,自是该的。”
“只是当下朝廷国库空虚,想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怕是很难。”
“微臣建议,此事可以尽早计划,但需徐徐图之。”
卫冉点点头,他的想法与赵贞差不多,不急于一时。
只是当下倭寇霍乱,朝廷好似又急需水师,他同样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