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当场亲笔书写诏令,封好檄文、地契与观心画像,由右大臣藤原兼晴率团,连夜出使明军营帐。
。。。。。。
京都议和达成的第三天,日本使团终于踏上出使大明大营的路途。
这支队伍由右大臣藤原兼晴亲自带队,身份极高,堪称皇城中最德高望重的老臣之一,专责处理朝廷外交事务。
随行者众多,护使三十人,女官十余人,车马浩浩荡荡,从琵琶湖南岸绕行,向着大明军营靠近。
队伍中还有一个特别人物,大明使臣沈廷章。
这位原本是代表朝廷与幕府谈判的使节,半年前被幕府扣押,软禁在西军军营中,如今作为“诚意之礼”由日本方面亲自释放。
放人的不是别人,正是西军首领山名宗全。
他当日亲自前往软禁地,将沈廷章放出,还亲自为其送行,态度可谓卑微到了尘土中:
“沈大人,往日无礼,实乃局势所迫,还请原宥。”
“沈大人此番归营,若能在越王面前多美言几句,宗全感激不尽。”
沈廷章虽心中冷笑,却也不动声色,只微微颔首:“你等如何对我,越王自会评判。”
就这样,日本使团带着割地图册、和亲檄文、观心画像,以及赔款计划书,向大明大营行进。
使团抵达大明军营外围,面前是明军火器营临时设立的岗哨,几十个火铳兵严阵以待。
明军值守将官看了看来人模样颇像倭寇造型,于是冷冷喝问:“什么人?”
藤原兼晴下马施礼:“在下日本右大臣藤原兼晴,奉天皇、幕府双重诏命,前来面见大明越王,呈议和大礼,烦请通报。”
将官眉头一皱,冷笑道:“你们京都人上次说议和,结果呢?毫无诚意!如今说来就来?”
“越王殿下正忙,不见!”
日本人面色尴尬,气氛僵住。
正当局面僵住时,一人策马而来,正是沈廷章:“我乃大明礼部员外郎沈廷章,奉命回营,觐见越王殿下,劳请将军放行。”
那将官这才抱拳应道:“请!”
数刻之后,日本使团在沈廷章的带领下,进入大明中军大帐。
中军主帐内,越王徐闻端坐在主位,身披蟒纹盔甲,面容沉静。
他年逾八旬,却毫无老态,眼神锐利,声音低沉有力,一言一语皆不容置疑。
沈廷章站在下首,介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