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峰投入巨资和资源,不是为了与另一个大股东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27%是一个合理的比例,既承认大众的历史贡献,又保证了新奥迪的独立运营能力。”
他很冷静地执行着邵维鼎在谈判前给予他的底线,冷声说着:“另外,你口中所说的否决权更是不切实际的要求!”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谈判刚开始,就这么难推进下去。
皮耶希作为旁观者,反倒是更为清晰的看到了双方的焦点所在。
鼎峰或者说邵维鼎的底线,是必须获得绝对控股权,确保对奥迪战略、运营、人事的完全掌控。
目标是73%。
这在皮耶希看来,其实是相当正常的收购策略。
一家大型集团,是不应该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的。
而大众呢?
皮耶希很清楚,大众的管理层也很清楚。
奥迪要是被邵维鼎给收购了,再加上迈凯伦的技术加持,鼎峰的资金援助,以及内地可能开拓的市场,都会极大的助力这个品牌。
奥迪,将会在港岛,内地,甚至是整个亚洲立足。
公司肯定是能活下来,甚至是活得相当的精彩。
所以大众自然是想着拿到更多的股份,以争取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无可辩驳,于是双方团队唇枪舌剑,拿出各种财务模型、行业惯例来说服对方,但双方丝毫都没有相让。
会议室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
邵维鼎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轻敲桌面。
当争论陷入胶着时,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卡尔博士,各位董事。”
“鼎峰坚持绝对控股,并非为了独断专行,而是为了确保奥迪能够迅速、高效地执行我们共同认可的战略。”
邵维鼎淡淡道:“拖沓的决策和内耗,只会让奥迪错失战机,最终损害所有股东的利益,包括大众保留的那部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皮耶希:“皮耶希博士,您作为奥迪的技术灵魂,想必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高效、专注、资源充沛的独立环境,对于实现您心中对奥迪性能与技术巅峰的构想,有多么重要。”
“在大众的体系内,这种构想受到多少制约?”
皮耶希身体微微一震,没有直接回答,但紧抿的嘴唇和闪烁的眼神,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