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朝日新闻》的头版头条如同一枚重磅炸弹,投向了整个日本社会。
《鼎峰——世界财阀,发出的最强音》
巨大的标题之下,是若宫启文撰写的长文。
上面刊载的若宫启文与邵维鼎的对话访谈,一字未改,一字未增。
文章详尽记录了邵维鼎关于鼎峰本质、与日本财阀差异、重塑港岛以及鼎峰终极使命的深刻阐述。
尤其是邵维鼎那句掷地有声的slogan,被作为整篇报道的灵魂与核心,反复强调。
整篇文章,只有一段与访谈内容不一样。
那就是,《朝日新闻》社长亲自写下的一段总结性文字。
这篇文章,一见报,直接震动了整个日本社会。
其他报纸关于邵维鼎访日、海港城开业、甚至太古实业股价异动的消息,在《朝日新闻》这篇深度访谈面前,瞬间变得黯然失色。
无数上班族在通勤的电车上,捧着《朝日新闻》,反复咀嚼着其中的字句。
其中冬山诚平就是如此,他是一名大学毕业生。
在八十年代,日本繁荣时期。
日本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会收到无数大公司的邀请。
甚至如果出身于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这样的高门。
甚至还会出现“就业反选”的现象,大公司为了争抢这些学生,拿出超高待遇,招聘方变得几乎要低三下气,面试官甚至准备好红包,希望能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这些应聘者。
冬山诚平并不是“三大”毕业生,所以并没有大财阀,大公司为他进行争抢。
但作为“东京理科大学”的毕业生,他还是不会缺少工作机会的邀请。
就比如,他手中报纸报道的鼎峰在日本控股的一家游戏公司“卡普空”。
因为喜欢游戏的关系,他投递了简历,应聘游戏制作人。
所以此刻在电车上,他也想着在面试之前,先好好了解一下卡普空的母公司——鼎峰,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于是,他随手买了今日份的写着最显眼标题的《朝日新闻》
【鼎峰的目标不是无休止的扩张和利润攫取,而是“让科技更普惠,让生活更美好,让未来更可期”】
【邵维鼎描绘的鼎峰运作模式——“投资引擎”、“产业整合平台”、“效率与创新”、“打破行业壁垒”、“投资未来趋势”】
【鼎峰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经济在高速增长后可能面临的瓶颈。那些盘踞在产业各个角落、通过交叉持股形成坚固壁垒的财阀巨头们,他们创造的巨大财富和繁荣,普通人真正分享到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