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鼎峰呈现出高速运转的姿态。
三天,一封细节完善,精确到周的收购计划书,出现在了邵维鼎的案桌前。
上面的计划,罗列清楚。
从资源调配、资金安排、舆论节奏、法律风险规避……每一点都十分的详尽。
“太古……”邵维鼎心中默念,目光穿透落地窗,遥遥看向太古的方向。
于他而言,收购太古,势在必行!
这份必要性,早已深深刻在鼎峰的战略基因里。
如今港岛四大洋行,怡和洋行在1978年损失九龙仓,持续隐忍到现在,正谋求港岛之外的布局。
东南亚市场的投资,内地市场的投资,皆是如此。
和记洋行旗下最核心资产和记黄埔,先前被李家城收购,但在去年因惨败,割肉出局,不得已将这部分资产,全部割让给了鼎峰。
会德丰洋行,由英国籍犹太裔乔治·马登于1925年在尚海创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年迁至港岛,主营航运业务。
1959年,马登之子约翰掌舵后,公司迅速扩张,鼎盛时期拥有200余家附属及联营公司。
然而,上世纪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的影响,全球航运业陷入低潮。
船王鲍玉港选择上岸,联手李家城吃下九龙仓。
但约翰却逆势扩大船队,导致公司债台高筑。
到如今,会德丰已陷入债务流动性危机。
虽在名义上仍然由英国人执掌,但其名下股权,其实多在华资手中。
不过这家洋行主要以船舶航运为主业,邵维鼎目前并没有吞并吃下的想法。
可太古洋行,它不一样。
它的根基是“太古城”和“太古广场”这两颗镶嵌在港岛黄金地段的璀璨明珠。
庞大的优质收租物业,是穿越经济周期的压舱石,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是支撑任何宏图伟业的血液。
吃掉太古地产,鼎峰将彻底掌控港岛核心商圈的话语权,其商业地产版图将无人能及。
而“国泰航空”,这条连接世界的“空中血脉”,更是港岛乃至亚洲航空业的绝对霸主,是邵维鼎构建“寰宇系”全球交通网络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它的品牌价值、航线网络、市场份额,是任何后来者短时间内都无法复制的巨大财富。
怡和退守、和记黄埔易主、会德丰风雨飘摇,太古是硕果仅存、且依旧由施怀雅家族牢牢掌控的四大洋行之首!
它象征着英资在港岛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