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笑脸顿时僵在脸上,肉眼可见地黑了下来。
这事他不是没干过,当初天下大旱,他派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向五姓七望筹集粮食赈灾,结果就连陇西李家,也只不过是借给了他两万斤。太原王氏更是趁机提出“以粮为聘礼,不立字据”的要求,简直是把他这位皇帝的脸搁地上踩。
“这就是你出的主意?”
李世民脸色不善地看着他,甚至想抢过茶杯泼这狗贼一脸。王子安知道不能再逗了,再逗这老东西恐怕真的得翻脸。
这才放下茶杯,端着起脸色,蘸着桌面上的茶水,轻轻地写下两个大字。
“国债——”
李世民不由眉头微蹙,一脸的不解。
“这跟你刚才说的借钱有何区别?”
“区别大了,你之前的借钱,你就只是凭借你这张脸,空口白牙地从我这里骗钱——但我说的国债不一样啊,那是以朝廷的名义对外发行国债,向购买国债者,按年按月支付利息……”
长孙无忌都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
“那跟把钱存在钱庄有什么区别?而且还不担心朝廷把钱给黑掉……”
唐俭也不由连连点了点头,在一旁捧哏。
“对啊,有什么区别……”
王子安不由嘿嘿一笑。
“区别大了——”
说到这里,他老神在在地竖起一根手指。
“首先,百姓购买国债的收益,一定要大于钱庄的利息,其次国债的凭据,要货物化,能流通……”
李世民有些茫然地看着王子安,他觉得自己听懂了,但好像又没听懂。他不由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唐俭,唐俭顿时心领神会。
“国债的收益,一定要大于钱庄,这个我能明白,可你说的国债凭据货物化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来讲,国债不能跟寻常的借据一样,不论多少,就简单粗暴的给一张借据,而是要按照金额数目,统一印制,比如以百钱,千钱,万钱为单位,分别印制,分别出售,而且允许收购国债的百姓之间相互交易……”
李世民、唐俭和长孙无忌三人,都是大唐顶尖的人杰,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这不就是钱票嘛!”
长孙无忌忍不住一拍大腿。
“而且是不需要锚定物的钱票!”
“孺子可教也——”
王子安说着,还毫不吝啬地给他递了一道赞赏的目光。
长孙无忌:……
虽然这狗东西这话说得很可恶,但心里反而有点小兴奋怎么办?
李世民琢磨了一会,慢慢地回过味来。
“百姓要是不信任朝廷怎么办……”
身为大唐的皇帝,他可太清楚底下那些官员的嘴脸,也太清楚大唐这些底层百姓的心思了,总之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底层老百姓对朝廷以及朝廷的官员,甚至是他这位皇帝陛下都缺乏足够的信任。